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〔三好校園〕內壢國中行三好 食物銀行助弱勢
2021-05-07
桃園市內壢國中約有學生2500人,校方為了開發學生的生命能量,型塑良好品格,不僅推動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也帶領學生到戶外走讀、淨灘,更成立食物銀行幫助弱勢,打造「食在暖心」校園,從生活中落實三好。
「行三好是教育的本質!」校長林祺文表示,教育的根本在於「心」,要讓學生成為良善的公民,就要引導學生看見世界的美好、正向與良善,因此品格教育很重要,從思想與行動中落實三好,正是型塑好品格的良方。
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、累積正向能量,林祺文帶領學生到戶外走讀,例如:「百里健走」結合人文與景觀,擴大孩子的夢想;帶領學生做義工,從減塑、淨灘、照顧海洋生態等來保護環境、建構環境教育,守護家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學校自105年起開辦「食在暖心」食物銀行後,提供弱勢家庭學生物資,讓弱勢學生在寒暑假期間,也能遠離飢餓;並將校園物資送給街友、單親媽媽、社會邊緣人等弱勢人口,以協力方式讓社會充滿溫馨與愛的關懷。
由學校成立的「食物銀行─內壢傳愛」創新教學團隊,依年級開發不同的教學主軸,例如:七年級主軸為「食在健康」、八年級「服務學習好童軍」、九年級「夜訪街友發現愛」,結合家政食安、童軍服務、輔導關懷,融合教育與慈善,為學生創新體驗。
在親師生共同打造「食在暖心」校園後,不僅落實三好服務體驗,也讓親師生更加認識「愛分享與轉動」的校園真、善、美,並於106年拿下全國創新經營綜合領域KDP標竿獎殊榮。
「閱讀看見世界的美!」林祺文表示,閱讀可以沉浸人心、明亮世界。學校圖書館以轉板組合成屏風,上面的書畫是學校老師作品,透過轉板的光影改變環境,「讓孩子走進閱讀的世界,就能開展智慧。」
林祺文感謝楊秀嬌老師推動閱讀教育,因為教育可以讀心、論心與修心,透過閱讀看到自己,教師願意無私地為孩子付出,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喜愛閱讀。林祺文也盛讚《人間福報》內容豐富多元、報導正向,與自己的教育理念,不謀而合。
閱讀推動教師楊秀嬌表示,全校85個班級都有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。除了晨間讀報之外,每學期還有閱讀月,同時舉辦讀報與剪報比賽,以及閱讀抽抽樂活動,每天抽出20至30個獎項,獎品是她親手做的茶葉蛋、草仔粿、南瓜竹筍包等客家美食,鼓勵學生讀報。
楊秀嬌指出,她帶領學生讀報的過程中,透過閱讀理解「4F」方式,也就是:Fact(事實,從文章中讀到什麼)、Fleeing(感受,讀完之後的感覺)、Finding(發現,讀完文章後有何發現)、Future(將來可用來做什麼),引發學生思考觸角,鼓勵學生將文章內化、把好文章貼到聯絡簿上與家人分享,讓親子在共讀中產生良好正向的影響。
「行三好是教育的本質!」校長林祺文表示,教育的根本在於「心」,要讓學生成為良善的公民,就要引導學生看見世界的美好、正向與良善,因此品格教育很重要,從思想與行動中落實三好,正是型塑好品格的良方。
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、累積正向能量,林祺文帶領學生到戶外走讀,例如:「百里健走」結合人文與景觀,擴大孩子的夢想;帶領學生做義工,從減塑、淨灘、照顧海洋生態等來保護環境、建構環境教育,守護家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學校自105年起開辦「食在暖心」食物銀行後,提供弱勢家庭學生物資,讓弱勢學生在寒暑假期間,也能遠離飢餓;並將校園物資送給街友、單親媽媽、社會邊緣人等弱勢人口,以協力方式讓社會充滿溫馨與愛的關懷。
由學校成立的「食物銀行─內壢傳愛」創新教學團隊,依年級開發不同的教學主軸,例如:七年級主軸為「食在健康」、八年級「服務學習好童軍」、九年級「夜訪街友發現愛」,結合家政食安、童軍服務、輔導關懷,融合教育與慈善,為學生創新體驗。
在親師生共同打造「食在暖心」校園後,不僅落實三好服務體驗,也讓親師生更加認識「愛分享與轉動」的校園真、善、美,並於106年拿下全國創新經營綜合領域KDP標竿獎殊榮。
「閱讀看見世界的美!」林祺文表示,閱讀可以沉浸人心、明亮世界。學校圖書館以轉板組合成屏風,上面的書畫是學校老師作品,透過轉板的光影改變環境,「讓孩子走進閱讀的世界,就能開展智慧。」
林祺文感謝楊秀嬌老師推動閱讀教育,因為教育可以讀心、論心與修心,透過閱讀看到自己,教師願意無私地為孩子付出,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喜愛閱讀。林祺文也盛讚《人間福報》內容豐富多元、報導正向,與自己的教育理念,不謀而合。
閱讀推動教師楊秀嬌表示,全校85個班級都有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。除了晨間讀報之外,每學期還有閱讀月,同時舉辦讀報與剪報比賽,以及閱讀抽抽樂活動,每天抽出20至30個獎項,獎品是她親手做的茶葉蛋、草仔粿、南瓜竹筍包等客家美食,鼓勵學生讀報。
楊秀嬌指出,她帶領學生讀報的過程中,透過閱讀理解「4F」方式,也就是:Fact(事實,從文章中讀到什麼)、Fleeing(感受,讀完之後的感覺)、Finding(發現,讀完文章後有何發現)、Future(將來可用來做什麼),引發學生思考觸角,鼓勵學生將文章內化、把好文章貼到聯絡簿上與家人分享,讓親子在共讀中產生良好正向的影響。
最新消息
2025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僧信同心共建佛國
2025-09-21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感念護持功德殊勝
2025-09-21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深植出世菩提善因
2025-09-21自然永續專員培訓 玉里林地實習淨心護生態
2025-09-21越南拜頂寺參訪南天寺 見證教育培養人才成果
2025-09-21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探討運動對巴金森病的好處
2025-09-21台南北區分會校園講座 慈輝班學習拒毒守護健康人生
2025-09-21南天大學十四載深耕培育英才 畢業生學有所成
2025-09-21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-佛法的管理法㉒
2025-09-21法寶寺「陳俊吉膠彩佛畫個展」 展演全露法王身意境
2025-09-21
相
關
消
息